末日列車(Snowpiercer, 2013, by 奉俊昊)
不喜歡:
1.
一如奉俊昊在《非常母親》或《駭人怪物》的表現,滿滿是欲影射、譬喻嚴肅事物的企圖心,卻不真有能力提出高明的見解。在本片中,漫天蓋地地鋪設象徵事項令人深感斧鑿與煩膩、而該些見解且多半幼稚到有點誇張。
2.
有點延續上個問題。這電影整個設定是封閉、完結的,但作者像是擔心要是真的完全童話化,觀眾會感覺不出來那所要指涉的現實層面似的,在表現事件上,於風格化與寫實性間搖擺不定。
3.
再延續上個問題,兩種不同質料的錯雜不一定是缺點,但因為這片的屬性,剛好非常單線、絞得很緊,鶴立雞群、做得過頭的這個那個角色塑造或場景經營,很容易無法與整個脈絡共生共長,掀起平衡危機,也會不停打斷觀賞的情緒。
喜歡:
1.
整個設定和氣氛都非常棒,氣候異常後冰封的地球,一列漫長的火車,不斷繞著圈子,讓「走完繞著地球的鐵軌一圈」取代地意味為「一年」(雖有台詞說這是世界毀滅前的測量,可是,既然世界毀滅了,就算整圈繞完難以持續是「剛好一年」也不必在意,因為再也無以分辨四季更迭白日黑夜),換句話說,此後,只有人的自然老去、物的自然凋零,不再有刻度化的編年時間(Chronos)。
可是,當時間從格式解放,空間卻來到了令人窒息的窄仄性(在這車上,所謂活下去、活得值得,你只能努力從最後一個車廂一路往前面車廂走。),在電影中,此一特殊的設定,讓時間、空間格式有所變換,將我們帶離固有的思考框架。
2.
因為電影幾乎無情節可言(並不沈悶,但毫無轉折與層次)、想要在一些小段落暗示或譬喻的事情也很快被看破手腳、覺得平凡無奇,所以反而後來可以完全沈浸在這趟旅程。換句話說,人物及其故事的無奇,讓我們的認同對象轉移到火車本身,或以及那個冰封地球。
火車總是顛簸著,每個車廂載滿了劇烈反差的熟悉的人間圖景,火車總是面無表情、不容許任何悲傷憐憫遲疑思索地只持續往前衝,我們在文明的失速、失控、失序底載浮載沉,這電影給了我們特別的位置去傾聽這個時代的心跳。當那個飛奔越是漠然,就讓我們之於自己生活、之於這個世界的一切觸動,越是顯得荒謬而徒勞。
電影中,Tilda Swinton飾演的部長口頭禪的結尾句「事情就是這樣(So it is.)」也許原本是用來批判上位優渥者之冷酷,可當我們認同地成為火車本身,那個「事情就是這樣」的層級變成拉高到太空或人類幾千年文明之上,又或者《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式的恍若meta隔世,是從那些樣子視角拋擲下來的漠然。
有部電影《煞不住》(Unstoppable, 2010)是講火車壞掉、無法剎車高速往前衝的災難片,整部都在想辦法煞車,像只是一部普通商業片?可當時我看那電影,完全處於「沒錯!人類文明就是這樣絕不減速、絕不停止、更不可能回頭地往前衝」的恐慌與好像難以作些什麼的挫折,比起那時眼睜睜看著世界似乎即將撞入黑洞,在這次的《末日列車》,則除了帶給我一如上回那份處境,且創造出一個更立體、更安靜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