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爭鋒(Prisoners, 2013, by Denis Villeneuve)
不喜歡:
1.過分工整,計算嚴密,雖是很棒很複雜的情節,但因為這種過分周延,而有一種缺乏空氣流通的僵死感。導演之前的《烈火焚身》(Incendices, 2010)也有這種問題。
2.在結局處來個大逆轉其實是高難度的考驗,要怎樣才不會有一種為逆轉而逆轉的刻意性,這東西會讓作者的才華和自我紀律攤在陽光之下。關於這部份,《私法爭鋒》比《烈火焚身》成熟,但仍然不算漂亮。
3.宗教的指涉毫無必要。文本已自給自足地有了宗教本質概念的幽閉與天啟之感,導演也將氣氛掌握到位。宗教提點的部份,只給人鬼影幢幢但多餘的感覺。
喜歡:
其實是非常喜歡這電影的。看似雖精緻但難逃通俗的故事,作者卻除了把故事說得很生動又動人,而且一路上都迴盪著黑暗、壓抑、悲傷的氣息。人們的來往互動非常忙碌,可是每個人之被封鎖在自己的世界裡,無助、恐懼、絕望、憤怒,可同時又內疚、自我憎惡、渴望被救贖,這電影把這些原本分屬於內心不同部分的東西很優美地兜成了一體,完全性地展現出人的複雜與深刻。舉例來說,當休傑克曼的角色對綁架嫌疑犯監禁、動私刑,表面上他是凌駕地虐待該年輕人,可電影成功表現出,那不但是他的求救,甚至是求饒;那是人在自然與上帝面前的卑微,同時崇敬、困惑、挫折與憤怒(宗教質料已太足夠,故完全沒有必要整片伴隨誦唱聖經引文)。而傑克葛倫哈的角色,處在一個並非直接降臨給他的痛苦,卻以紀律和個人對於生活與生命的直覺投入進去,同時陷入一種信仰縱深的逼迫感。
當電影結束,終於是happy ending,畫面上是寂靜的黑夜,放映廳中除了我空無一人,可那瞬間卻有天使歌隊環繞的歡宴感。我在心中大聲吶喊著「謝謝、謝謝」,被感激所淹沒(儘管以這電影那種工整的寫法,結局其實是不難預測、並不驚訝的)。這是一部有神的電影,它展現出一切的遺棄與眷顧,展現給我們有另一個介面在此一世界之外;我們被漠然地窺視,甚至被凌虐,但確實有什麼陪著我們,這件事,令人感激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