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2013, by 陳可辛)


先說不喜歡的部份:
缺乏電影的格局。並不複雜的故事,卻講得瑣碎而混亂。許多算是頗有戲的時刻,都潦草且甚至突兀地不了了之。台詞平板乏味,音樂的催情也總是半途而廢。多處看來生澀而尷尬,不可置信出自陳可辛之手。不過癮,甚至可說是不精彩。

可是電影卻令我感覺到揮之不去的酸楚,在整部片的期間,以及離開電影院之後。

《海闊天空》描寫了一種全無理想性格的夢想,當有些夢想要對抗現實,這片中主角們的夢想則是投向現實,大鳴大放地發達、稱頭,且不求比最土俗的層次更多。除了生存下去、變得有錢有名更實際、想得最遠的人生劇本則是要「讓人家看得起」。

我們並非不熟悉該種平凡人們的豪情,但當看到它們大剌剌、毫不客氣地作為故事的最重點,那種感覺就像面對土財主或暴發戶的複雜情緒。你沒覺得那是錯的,但你因為那是不美的、不優雅的,而不想多作討論,甚至不願承認它。

可當整部電影絲毫不放過、不鬆懈,更重要的是不怕你笑、不怕你不屑地講這件事,那帶給我震撼。抱著理想的人看待現實的難,焦點總是只在於現實對理想之如何不友善,但我們不懂,「現實」在最庸常的地方,其實也固若金湯。

某個角度而言,《海闊天空》用一種我沒看過、也不曾想像的方式,探討了一種認同上的生存焦慮。這樣的題目在別的文本多作為一抽象概念,在這片中的討論卻通過務實、直到近乎粗俗的標準英文講得好、考過托福、拿到簽證、到美國去、追上世界水平、讓美國人給予起碼尊重…..這幾個小人物就能、才能、才願意,接納自己、認同自己、終於安心。

每一件事,毫不遮掩地往下抵著純然的目的性,再延伸的更後頭,卻反而是事情最源頭的對於自我存在的認同。至此,貌似土土踏實的,卻反而扭擰地具有某種荒謬的疏離.....。學美語、考托福、背單字、模擬簽證面試策略、去美國、盡可能和美國沾上邊......,一切都不需要堂而皇之的理由,總之美國就是「強」,就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與表徵,通過它,想像與期待的自己才能也必能實現。

歷程中所有的煞有介事的勞動,在我們眼中,顯得無比荒謬。但作為某一種處境,我們確實懂得了「美國」所意味的,那個遙遠卻偉大、裝滿投射的容器。

……我們無法在面前的時空回答關於自己的問題,我們說不上不喜歡自己什麼、說不出想要什麼、從來沒見過世面、也不敢去想自己值得更多…….我們像最醜最笨的小孩,連嫉妒心也沒想過要起,我們不敢想要戰勝誰、傻笑著挨近你已如一場夢、更別說有所比肩和超越……,可為什麼,這麼卑微的我們,心中卻燒著「朝向更偉大」的火苗?

「我要賺大錢」、「我要光耀宗祖鄉里」、「我要每個人都認識我、崇拜我」、「我要做大事業」、「我要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豪語發得再大,背後的洶湧其實都還更大。......非關教養、非關階級、非關學歷,所有的生存焦慮都是一樣的,就是人的心中,有一個他更相信的他自己。可是到底什麼時候、該怎樣,才會成為他呢?

《海闊天空》不是熱血與勵志的電影,他們年輕時的苦,用一種無奇的方式很快地捱過了,難題是從他們事業成功的時候才開始;《海闊天空》也不是友誼的電影,情感可以是緩解生存焦慮的一種方式,但它在這片中並沒有扮演這樣的角色,三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沐浴在共同的成功裡,卻孤單熬著、間雜著來自無法相互理解體諒的尖銳傷害、直到各自破蛹而出。

生命中最難的苦是什麼?不是那種拮据潦倒的苦,而是當甜的已端到你面前,你已失去味蕾,所謂甜的苦的,成為抽象卻無底的深淵,你只能一直在逃離什麼、朝向什麼,卻越來越混亂。

《海闊天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讓「美國」成為一座拿得下來的過氣城池:用錢堵住他們的嘴、逼他們正眼看你且畢恭畢敬。…….整個的呈現,實在是一個非常不文明、令人驚嚇的剖白。

但或許真是如此吧。自我認同的難,原來有其草莽、叢林面向,它們無法被更精緻的道理所概括或轉換,而只能這樣一翻兩瞪眼地搞。有些時候,如此之焦慮會慢慢淡去、被拋到腦後,另些時候,這些「沒被世界改變」的人,抱著那麼樣的粗魯也純真的愚勇,用他要的方式,得到他要的東西。

我在這裡看到某種表面上固執、可同時是對自己的無力感,一種似乎扳贏了對手可內心深處並不真的說服自己的猶豫,也是某種倔強和憤怒,某種瞞天過海卻沒騙過自己的挫折感。正因為電影顯得如此財大氣粗,如此不平不甘,如此「誰說只有你那套行得通,我們硬幹起來你可根本擋都擋不住」,可從頭到尾,我們依然看到,如果可以,他們依然想要贏得優美而不經意,想要不要背負什麼民族家族歷史的悲哀,單純作為一個從零開始的個人、想飛多高就多高,可那卻是不可能的。馱著笨重全部的一切,結局最好似乎也只能是這樣......。諸如此類的,某種一邊慶功笑著一邊生硬地哽咽著某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