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馬影展   (1/3)

鬼店(The Shining, 1980, by Stanley Kubrick)
逼至無限的天才作品!對我來說,《鬼店》與《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是同一件事的兩次不同套用,那是關於某種人類的總體命運,與我們在此一宇宙的處境,極少人能像Kubrick那樣用一種真正indifferent的視角來看到我們的活著與存在本身。那是有著虐待狂卻也悲傷的外星人那樣的凝視。

在《鬼店》中,空間感染然後重新塑造了其中的人,但在此之前,首先是人以其內在,滲透地扭曲了空間。The Shining,一種具有更為堅實結構性的形上,透過某流動,所有的時間與空間被重新整合,我們獲得了全新縱橫宇宙的洞察,但也同時身陷不同軸線的活著。一個從此為我們量身打造的變動無歇的迷宮。


鬼店之237 號房 (Room 237, 2012, Rodney Ascher)
一些關於電影《鬼店》的耐人尋味且自成一格的觀點,那種象徵與意涵的mapping有點low(我不贊成以象徵作為進路來閱讀文本,那會將物事的廣袤且流動意涵卡死成鎖與鑰匙的鑲嵌關係,太無聊也太傲慢了。)(有類似diagram的隱喻閱讀,才真的關於洞察!)。不過,該些評論者談到的事情還是很有趣,也算是一種理解不同心靈的場域。

不過這部紀錄片最動人的地方,在於當該些評論者誠實、忘我、依戀地將自己交給其所崇拜作品時,也就將他自己交給了觀眾。如此赤裸而親密,若無法與此些評論者共享那種心醉執迷,這紀錄片不過是個有些珍貴原始材料但並無太多價值的作品,但若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愛(從那裡獲得shining),則這是一回私密、窩心的閱讀經驗。


電影社會主義(Film Socialism, 2010, by Jean-Luc Godard)
Godard的近作。依然是那樣自由、任性、聰明卻缺乏智慧、有點膚淺的感傷、老頑童的帶有點自暴自棄但也自得其樂、沒有要持久的憤怒。Godard讓人接受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如果你這一生中做過一些真正重要的大事,那麼接下來就可以退休了。對我來說,後來的Godard作品多是退休的狀態。

有意思的是,他或許並無此一自省,因此仍然有活力,情緒也非常多。責無旁貸地持續追蹤Godard作品,是喜愛電影的老影迷們一種伴隨生命老去的溫暖窩心。一個繼續嘮叨胡搞的老朋友,還是講出一些有趣的話,讓人很想跟他拌嘴,這樣白頭到老。


在愛裡(In the Family, 2011, by 王沛智Patrick Wang)
令人驚喜而感動的電影。電影牽涉到的主題比如同志家庭、親人離去、人與人的衝突、少數族群的處境……都是很常見的,但作者卻用完全自己的方式去經營與發展,尤其主角的設定,那是一個有其缺陷的人,有個性上的難關(無論本質或身世所造成)、有因為一時的情緒或處境而犯錯…..,但他卻能誠懇地反省,並努力挽回。非常理想性又務實。非常感動人的好作品。

電影中關於法律與人的生活與人際關係其間關係的釐清與界定,令我震撼。謝謝作者給出這樣的作品。謝謝。


寂靜之音ECM (Sounds and Silence: Travel with Manfred Eicher, 2009, by Peter Guyer)
很中規中矩的紀錄片,關於ECM,既讓不熟悉的觀眾也足以約略瞭解,對樂迷來說,也很親密和慷慨。紀錄片中對製作人Manfred Eicher的書寫很立體,既照顧到他帶領創作者共同為這個世界打開某一全新面向這樣一個世界公民角色,也沒遺漏他更個人性的深層狀態。


別關燈(When the Light Went Out, 2012, by Pat Holden)
來自真實事件,相較於一般改編,本片較不那麼緊湊和戲劇性,不過也因為這樣,某些細節的呈現在離開了文本後,會留存在觀眾心中,成為某種更接近親身經歷的感受。

鬼屋,可以是一個住著鬼的房子,也可以空間本身就是鬼,後者其實是更有趣的題材,電影還算好看,但總覺得可惜,少了滿多東西。


嫁禍(Kuma, 2012, by Umut Dag)
故事開始的設定本身就很變態,「老婦擔心自己絕症將亡,因此去找了一個年輕女孩來嫁給自己丈夫,以確保有一個女主人可以照顧全家」,可是她明明有成年的女兒,且就算兒子是同性戀不會娶妻,兒子依然可以照顧家庭。…..有需要管到這麼綿密嗎?…….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控制慾或焦慮感破表的瘋狂未雨綢繆。

有了這樣的設定,接下來故事怎麼走都很有意思。且尤其厲害的是,這個老媽媽和新娶進來的女主人,都是很溫暖且無惡意,意志堅定要對他人好,的人,因此當這種意志走上了偏執,就變成令人更難招架的恐怖。


親愛的奶奶(My Dear Granny, 2012, by 瞿友寧)
事先聲明關於親情的記憶難以串接成更嚴謹敘事狀態,並不表示就可以在這方面獲得免責。情節不是唯一述説故事的方式,情節弱,就要從別的方面去著力,但這電影就放任地以鬆垮的情節展開,而某些時序上的跳躍另接,只是在營造一個最後才揭露全貌的梗,這種設計對情感的深化並沒有效用(如果作者有想要用結構來重塑情感層次的話)

角色設定其實很豐富,不落俗,可是這些角色被擺在一起,並無獲得好故事。某些段落還算動人。關於親情和小鎮鄉愁和時代,作者處於情感豐沛的狀態,但卻遭逢嚴重的「詞窮,無以說出口」。


麥兜噹噹伴我心(McDull‧The Pork of Music, 2012, by 謝立文)
如同其他麥兜,照樣是溫暖、可愛,善用流行與通俗元素,但不令人膩煩,帶到香港人的記憶與心情,卻絕不陳套,節制的感傷,令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而「謝謝全天下的音樂老師」這樣的核心關注非常特別。


搖滾不死:傑森貝克傳奇(Jason Becker Not Dead Yet, 2012, by Jesse Vile)
對熟悉這位吉他手的觀眾,會是一部可以注入巨量心情的紀錄片。但若不熟悉這位音樂人,則「幾乎被怪病吞噬的天才樂手」這樣的題材,比劇情片更為戲劇化,因為其中主人翁與其家人和病魔搏鬥的固執和意志力,已經超乎我們通常想像的情況。

看到主人翁撐得這麼辛苦,他的家人也全捲入此一旋渦,其實是會反省我們對於「生」的偏執瘋魔的,我並不認同這種電影之可能造成誤導的某種無限上綱的「只要活下來怎樣都無所謂」概念,比較可接受的是如同紀錄片中樂手朋友說的,大概是說,「他就是一個什麼都跟人家不一樣的人,因此連活著的展延也可以做到這樣」。也就是說,我想在特殊性而非一般性的面向,來看待這片。


落key人生(Key of Life, 2012, by 內村賢治)
有點童話,有點古怪,有點因害羞而來的疏離,有點封閉但因此獲得了平穩與安心。然後是綿延地滴淌給現實的溫暖。內村賢治一向擅長,或說必須,透過數條敘事線來逼近「這群人共同處在的場景」那樣的東西,因此,那種在許多作品中會顯得太聰明的設計,在這裡就成為一個「不善於直接說清楚的人,真誠而耐心地揣摩著要說給你」的氛圍。

故事很可愛,是一個小小的,自足於小小世界的童話故事,每一細節和人物,之於整部電影整體,有不可思議的同步感。